李盛輝 , 田光兆 , 姬長英 , 周 俊 , 顧寶興 , 王海青
2015, 46(1):1-7.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1
摘要:為提高自主導航農業(yè)車輛導航路徑的準確性和行駛作業(yè)的安全性,提出自主導航農業(yè)車輛的全景視覺多運動目標識別跟蹤方案。該方案采用全景視覺進行無盲區(qū)的多運動障礙目標的檢測,并解決了多運動目標跟蹤中遮擋重疊的問題。首先系統(tǒng)將多目相機采集的圖像拼接成全景圖像,采用分段圖像的改進核函數(shù)算法對運動目標進行快速自動檢測跟蹤;其次采用基于路徑預測的粒子濾波算法進行多運動目標跟蹤并解決遮擋重疊的問題。通過試驗表明:采用改進的核函數(shù)目標快速跟蹤算法,與傳統(tǒng)核函數(shù)跟蹤算法相比,減少系統(tǒng)內存消耗66.8%,加快運算速度35.63%;采用基于路徑預測的粒子濾波多目標跟蹤算法,在多運動目標遮擋重疊的情況下,平均提高運動目標跟蹤成功率39.5個百分點,算法平均耗時0.78s。
丁永前 , 王致情 , 林相澤 , 畢偉平 , 林小蘭 , 薛金林
2015, 46(1):8-13.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2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紅外傳感器檢測相對航向角的車輛自主跟隨控制系統(tǒng)建模和設計方法,對相對航向角的檢測機構及其工作原理進行了介紹,重點討論了基于步進電動機驅動的轉向控制系統(tǒng)的建模方法、前輪轉向角和航向角之間的關系以及相應的控制算法的設計,航向角控制系統(tǒng)模型的Matlab仿真結果和控制系統(tǒng)的實際運行結果高度吻合。結合自主改裝的電動車自主跟隨系統(tǒng)在果園路徑進行了實驗,實驗過程中,引導車和跟隨車行駛路徑之間的最大橫向偏差為9.2cm,平均偏差為3.3cm,方差為5.5cm2。實驗結果表明,基于紅外傳感器的車輛自主跟隨控制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車輛的自主跟隨,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可靠,體現(xiàn)出其在復雜農業(yè)環(huán)境中的應用前景。
程 洪 , Lutz Damerow , Michael Blanke , 孫宇瑞 , 程 強
2015, 46(1):14-1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3
摘要:針對樹上蘋果產量的早期估測問題,提出了一種利用果樹圖像樹冠樹葉與果實的信息,通過BP(Back propagation)神經網絡建立模型進行蘋果估產的方法。首先在蘋果園內分別獲取果樹在蘋果半熟期、成熟期的數(shù)字圖像,并在蘋果收獲時將每棵樹上的蘋果稱量,得到實際產量;采用圖像處理方法識別出樹冠上的果實及樹葉;提取果實區(qū)域及樹葉區(qū)域與產量相關的信息為輸入,以果樹實際產量為輸出,建立基于BP神經網絡的半熟期與成熟期估產模型,擬合度R分別達到0.9287、0.9804。將模型用于待估產樣本,得到半熟期樣本估測產量與實際產量擬合度R為0.8766,成熟期樣本估測產量與實際產量擬合度R為0.9606。結果表明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精度與魯棒性。
2015, 46(1):20-2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4
摘要:為了實時預警果蔬病害和輔助診斷果蔬疾病,實現(xiàn)無人值守的病蟲害智能監(jiān)控,設計了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果蔬果體病理圖像識別方法,基于對網絡誤差的傳播分析,提出彈性動量的參數(shù)學習方法,以蘋果為例進行果體病理圖像的識別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召回率為98.4%;同其他同源更新機制相比,彈性動量方案能顯著改善學習網絡的果蔬病害識別準確率;其收斂曲線平滑,5h時耗能實現(xiàn)收斂,對不同數(shù)據(jù)集也有良好泛化性能。
郭 青 , 王驪雯 , 董方敏 , 聶臣巍 , 孫水發(fā) , 王紀華
2015, 46(1):26-3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5
摘要:針對小麥條銹病、白粉病這2種病斑顏色特征相近、形狀特征不明顯,但在方向分布的一致性上卻存在較大差別這一特點,提出了一種方向一致性描述方法。通過不同的方向核與圖像卷積得到多個方向圖和邊緣,對每個方向圖依據(jù)邊緣圖進行統(tǒng)計得到圖像的方向分布直方圖;并計算方向分布直方圖的標準差,作為圖像方向分布的一致性特征。該方法能夠較好地抑制噪聲影響,得到的結果符合圖像的實際分布情況。利用該方法對小麥病斑進行特征提取,并應用于小麥條銹病與白粉病的病斑識別實驗中。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向一致性特征使條銹病與白粉病的區(qū)別度較大,準確識別率達到99%。
2015, 46(1):35-4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6
摘要:為解決當前植保專家系統(tǒng)使用難度大以及攜帶不便的問題,在Android智能手機上開發(fā)了基于圖像規(guī)則的棉花病蟲害診斷系統(tǒng)。采用二叉樹檢索規(guī)則構建二叉診斷決策知識樹,利用面向對象技術將診斷決策樹中的知識節(jié)點及其相對應的田間典型圖像進行封裝,形成圖像化知識表達形式;系統(tǒng)提供指認式和推理式2種診斷方式,基于田間病蟲害事實圖像進行人機交互,實現(xiàn)了推理過程的可視化,具有便攜、實用、圖文并茂、人機交互友好以及不受網絡環(huán)境限制等特點,能夠實現(xiàn)現(xiàn)場式的專家服務。經應用測試,事實庫中包含的病蟲害診斷正確率在95%以上。
2015, 46(1):45-52.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7
摘要:為降低冷凍食品加工中工人操作時手部被割傷的風險,提出基于機器視覺的切割機安全防護系統(tǒng)識別技術,系統(tǒng)利用彩色相機對切割機工作區(qū)域進行實時監(jiān)控,以鋸條位置為參考點設置不同的危險區(qū)域,對采集的圖像進行分析處理,針對工人操作時的手套顏色受照明影響大,提出拮抗色感知顏色特征提取與高斯混合模型分類相結合的目標顏色識別方法,對手套的顏色特征進行分類檢測,通過形態(tài)學處理與特征量統(tǒng)計判定最終結果,判別工人手部所處的危險等級。實現(xiàn)了整個切割機的安全防護系統(tǒng)設計,其實驗測試結果表明,系統(tǒng)能夠準確識別不同照明條件下的手套顏色特征,相比HSV和CIE Lab顏色空間,降低了圖像處理時間,單幅圖像處理時間為39.18ms,具有較好的魯棒性,滿足了安全防護系統(tǒng)實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張青松 , 廖慶喜 , 汲文峰 , 劉宏博 , 周 洋 , 肖文立
2015, 46(1):53-5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8
摘要:為減小油菜直播機開畦溝系統(tǒng)牽引阻力并分析機組不同作業(yè)速度對牽引阻力影響的規(guī)律,開展了開畦溝犁體曲面參數(shù)與作業(yè)速度的試驗研究。建立了EDEM離散元土壤仿真模型,以犁體牽引阻力為試驗指標分別開展以鏵刃起土角、導曲線開度、直元線起始角、直元線最大角及作業(yè)速度為試驗因素的試驗;構建了犁體曲面優(yōu)化模型,并開展了犁體曲面的3D打印及試制加工。仿真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范圍內,牽引阻力隨鏵刃起土角增大而減小,分別隨導曲線開度、直元線起始角、直元線最大角增大而增大,隨作業(yè)速度的增大而急劇增大,作業(yè)速度從1.0m/s增加到2.0m/s,牽引阻力及功耗分別為前者的1.98倍及3.97倍;仿真優(yōu)化結果表明:當犁體在一定工作參數(shù)條件下,鏵刃起土角為15°,導曲線開度為190mm,直元線起始角為35°,直元線最大角為40°時,犁體牽引阻力最小為24111N,比優(yōu)化前減少11.26%。為考察優(yōu)化犁體實際田間作業(yè)效果,對犁體進行3D打印及試制加工并與原有犁體進行田間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優(yōu)化犁體作業(yè)的畦溝溝底大塊土垡少,殘留土壤質量減少62.87%,溝底干凈,T型溝明顯。
賈洪雷 , 趙佳樂 , 郭明卓 , 姜鑫銘 , 郭 慧 , 姜鐵軍
2015, 46(1):60-6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09
摘要:為滿足精密播種機的作業(yè)要求,設計了一種大豆排種器,通過雙凹曲面取種塊與傾斜式清種環(huán)完成種子的充種、清種、排種等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高效率、高精度、低破損的作業(yè)目標。通過對其作業(yè)原理的分析,對作業(yè)關鍵部件雙凹曲面取種塊的結構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為實現(xiàn)通過轉速來調節(jié)排種器變量排種的要求,并為設計高速、高性能播種機提供理論依據(jù),以排種器轉速、清種環(huán)傾斜角為試驗因素,單粒率為試驗指標進行二次旋轉組合試驗。通過單因素和雙因素試驗得到充足的試驗數(shù)據(jù),并運用Design-Expert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建立試驗因素與試驗指標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試驗結果表明:清種環(huán)最佳傾斜角為65°,在此前提下排種器轉速小于110r/min時,可保證單粒率在95%以上。
曹成茂 , 秦 寬 , 王安民 , 孫 燕 , 周 敏 , 李威亞
2015, 46(1):66-72.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0
摘要:為滿足水稻直播精量排種的需要,在勺輪式排種器基礎上,設計了一種氣吹異形孔勺輪式水稻穴播排種器。在確定最佳排種轉速與最佳清種方式情況下,用4種不同型孔的排種盤,與不同氣吹壓力和氣吹角度相配合,對培兩優(yōu)98與Ⅱ優(yōu)8006,2種雜交水稻進行穴播排種試驗。試驗結果表明:2種稻種在4個型孔下的各項排種指標均達穴播要求,坡狀型孔的穴粒合格率和穴距合格率兩項指標在4種型孔中最優(yōu),梯形孔的穴距標準差和穴距變異系數(shù)兩項指標在4種型孔中最優(yōu)。氣吹壓力范圍在1~1.05kPa之間,氣吹角度在40°~45°之間,4種型孔穴粒合格率可達93%以上,穴距合格率可達92%以上。通過水稻直播機樣機田間試驗,驗證了排種器和直播機設計參數(shù)的準確性和整機傳動的可行性,排種性能滿足水稻穴直播的農藝要求。
2015, 46(1):73-7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1
摘要:為實現(xiàn)超級稻穴盤育苗,設計了一種氣吸振動盤式精密播種裝置。選擇超級稻常優(yōu)3號,進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試驗,研究了相對壓力、吸種盤吸孔孔徑、振動種盤振動頻率、振幅、吸種距離對播種性能指標的影響,構建了其數(shù)學模型。采用遺傳算法對播種性能指標進行多目標優(yōu)化,獲得最佳工作參數(shù)組合:相對壓力3.68kPa,吸孔孔徑1.84mm,振動頻率10.90Hz,振幅4.09mm,吸種距離3.92mm,試驗結果與預測值相接近。播種育苗試驗表明,采用該播種裝置播種可滿足超級稻種植的要求。
王應彪 , 趙學觀 , 徐麗明 , 李 超 , 陸 鑫 , 李世軍
2015, 46(1):79-8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2
摘要:根據(jù)振動送料原理,提出了一種實現(xiàn)玉米種子定向排列輸送的方法,對種子的定向過程進行了動力學分析,探討了定向過程中種子各種姿態(tài)的變化過程與力學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以鄭單958玉米種子為試驗對象,建立了振動定向試驗裝置;以臺階高度A、滑槽傾角B、振幅C和頻率D作為影響因素進行了正交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臺階高度A、滑槽傾角B及其交互作用對種子定向效果具有極顯著影響;通過多重比較分析得出試驗條件的最佳組合為:臺階高度為4mm、滑槽傾角為4°、振幅為0.18mm、頻率為51.5Hz。在最佳試驗條件下分別對順行和逆行種子進行10次重復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順行定向成功率為93.5%,逆行定向成功率為89.4%。采用高速攝影技術分別對順行和逆行的種子進行了觀察驗證分析,分析表明:種子的實際運動狀態(tài)與理論分析基本吻合。
馬锃宏 , 李 南 , 王漢斌 , 朱成兵 , 張俊雄 , 李 偉
2015, 46(1):89-93.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3
摘要:根據(jù)溫室機械鋤草的需要,針對電驅鋤草機械設計了一種圓盤鋤刀株間鋤草控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以MC9S12DG128雙核單片機為硬件核心,融合霍爾傳感器、旋轉編碼器的信號實時輸入,通過RS232串口中斷實時接收上位機(PC)視覺信息,采用CAN總線與下位機(電動機驅動器)實時通信,對圓盤鋤刀轉速與轉角進行實時控制,從而實現(xiàn)株間鋤草和避苗。溫室大棚內鋤草試驗結果表明,前進速度為1.2km/h時,傷苗率小于10%。
邱 威 , 顧家冰 , 丁為民 , 呂曉蘭 , 孫誠達 , 陸 江
2015, 46(1):94-9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4
摘要:為明確風送條件下不同農藥制劑濃度對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影響,以蟲口減退率和病情指數(shù)為指標,測試2種農藥對梨蚜蟲、梨黑斑病的田間防治效果;同時利用熒光試劑研究霧滴在冠層內的沉積分布,提出適應風送式施藥的藥液質量濃度范圍。結果表明:果園風送噴霧機行駛速度1m/s、風機轉速1200r/min、單側流量7.2L/min工作條件下,噴施藥液量為0.24L/棵,比人工噴施減少藥量33.3%。風送式噴施0.4g/L的10%吡蟲啉防治梨蚜蟲,14d后防效可以達到人工噴施0.8g/L農藥防治效果,藥劑質量為0.096g/棵,為人工施藥的1/3。風送式噴霧防治效果隨藥液質量濃度增加而提高。風送式噴施0.75g/L、1.0g/L、1.5g/L 3種質量濃度的75%百菌清防治梨黑〖JP2〗斑病,第14天防效為46.52%、44.46%、55.63%,防效均顯著優(yōu)于人工噴施1.0g/L質量濃度的農藥。噴施0.75g/L農藥的藥劑用量為0.18g/棵,為人工施藥時的1/2。風送式施藥霧滴空間分布情況更好,可以參考人工作業(yè)減少1/3藥液噴施量,同時適當增加藥液質量濃度以求達到更好防效,實際噴施藥劑量建議為人工作業(yè)的1/3~1/2。
2015, 46(1):100-10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5
摘要:為使4ZTL-2000型摘穗收獲機收獲超級稻時具有最佳清選性能,以谷物清潔率和沉降箱能耗為指標,沉降箱入口氣流速度、谷物喂入量及其初速度為影響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轉組合設計試驗,利用Design-Expert 6.0.1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得出回歸數(shù)學模型,通過響應曲面方法分析指標與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并對回歸數(shù)學模型進行多目標優(yōu)化。結果表明:沉降箱入口氣流速度對沉降箱指標影響最大,谷物初速度相對小,谷物喂入量的影響最小。為使沉降箱處理超級稻(目前谷物喂入量最大為3.78kg/s)時具有最佳性能,通過優(yōu)化獲得運行參數(shù)的最佳組合為:沉降箱入口氣流速度為13.93m/s,谷物初速度為18.84m/s。通過試驗驗證谷物清潔率達到了90.1%,沉降箱能耗為3483Pa,籽粒沉降效率為100%。
2015, 46(1):106-111.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6
摘要:為實時監(jiān)測縱軸流聯(lián)合收獲機作業(yè)過程中的籽粒清選損失,試驗研究了清選損失籽粒在清選篩尾篩后部的分布規(guī)律,建立了清選損失籽粒量與清選篩尾部不同區(qū)域內籽粒量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并確定了籽粒損失監(jiān)測傳感器在聯(lián)合收獲機上的最佳安裝位置。臺架試驗表明,在顯著水平α=0.05下,當風機轉速在1200~1400r/min范圍內時,風機轉速對清選損失籽粒質量比例的分布無顯著性影響。以YT-5L型壓電陶瓷為敏感元件研制了雙向隔振結構全寬型籽粒損失監(jiān)測傳感器,將研制的籽粒損失監(jiān)測傳感器以中心線距尾篩垂直距離300mm,角度為45°安裝到4LZ-2.5型縱軸流聯(lián)合收獲機上,并利用所建立的籽粒清選損失監(jiān)測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水稻收獲田間試驗。田間試驗結果表明,所建立的籽粒清選損失監(jiān)測數(shù)學模型可靠性較好,籽粒清選損失監(jiān)測最大相對誤差為3.26%。
2015, 46(1):112-11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7
摘要:針對大豆種子機械脫粒損傷率高與脫凈率低等問題,提出了對輥喂入預脫、軸流滾筒抓脫的組合式脫粒方案,進行了滾筒脫粒元件、喂入裝置和傳動系統(tǒng)等裝置和部件的結構設計并設計了脫粒樣機。滾筒脫粒元件由螺旋排列的釘齒、弓齒、板齒組成,與凹板篩構成組合式脫粒裝置;喂入裝置主要由雙喂入輥組成;氣力清選裝置主要由振動篩和風機組成。以“遼豆10”為試驗對象,通過正交試驗分析,以下喂入輥轉速、脫粒滾筒轉速和凹板間隙為試驗因素,脫凈率和損傷率為試驗指標,進行了優(yōu)化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下喂入輥轉速為222r/min、滾筒轉速為500r/min、脫粒間隙40mm時,大豆脫粒綜合指標最優(yōu),脫凈率為98.4%,大豆損傷率為1.4%。
2015, 46(1):119-126.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8
摘要: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對土壤樣本進行快速前處理,以鉍膜修飾絲網印刷電極作為傳感器,結合差分脈沖陽極溶出伏安法對土壤浸提液中的鉛和鎘進行精確測量。檢測儀器以LabView平臺軟件為工作核心,結合MSP430單片機、恒電位電路、I/V轉換電路、電磁閥和蠕動泵等硬件設備實現(xiàn)了對土壤浸提液的自動進樣、電化學分析以及排液清洗等鉛和鎘的操作。針對實際土壤樣本測量時可能產生的誤差,分別采用了概率統(tǒng)計算法以及多次標準添加法加以消除。系統(tǒng)檢測限分別達到2.6μg/L和1.8μg/L。對不同地區(qū)采集到的多個土壤樣本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具有檢測精度高、重現(xiàn)性好、速度快、功耗低等優(yōu)點,適合對農田土壤重金屬進行快速檢測和評估。
2015, 46(1):127-132.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19
摘要:為了實現(xiàn)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快速測定,以關中塿土為材料,研究基于光譜分析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測定方法。首先用機載便攜式近紅外頻譜儀采集土壤樣本在波長900~1700nm范圍的漫反射光譜,并對異常樣本進行判別和剔除以提高建模精度,在比較2種不同樣本劃分方法對模型影響的基礎上,用連續(xù)投影算法(SPA)對建模變量進行最優(yōu)波長選擇,然后通過3種線性建模方法對有機質含量預測結果進行分析,探明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效果最好,并建立了徑向基(RBF)神經網絡預測模型。測試集樣本實驗結果表明,用PLS建立的預測模型有機質含量測定值和預測值之間的決定系數(shù)為0.8019,均方根誤差為0.1794;用RBF神經網絡建模的決定系數(shù)和均方根誤差分別為0.8281和0.1646,兩種模型均具有較高的精度,可對有機質含量進行快速預測。
2015, 46(1):133-137.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0
摘要:研究了基于環(huán)境因子和混合插值的林地土壤有機質預測模型。首先應用數(shù)字地形與遙感影像分析技術獲取地形因子與遙感指數(shù),然后分析土壤有機質與環(huán)境因子的相關性,最后用環(huán)境因子對土壤有機質進行空間預測。針對回歸克里格法(RK)需要計算半變異函數(shù)的缺陷,提出了一種空間插值方法,即回歸-光滑薄板樣條插值法(R-STPS)。將這2種插值方法用于順昌縣土壤有機質的空間預測。結果表明,RK與R-STPS的預測精度、計算效率、預測的研究區(qū)土壤有機質空間分布的總體趨勢相近。R-STPS無需計算半變異函數(shù),使用方便,因此更有優(yōu)勢。
2015, 46(1):138-147.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1
摘要:0-1測試方法是一種可直接作用于時間序列的二元混沌識別方法,該方法不需要相空間重構,是通過量化指標Kc是否接近于0或1來識別時間序列的混沌特性。通過對Chebyshev映射進行混沌檢驗,驗證了其有效性。運用該方法對吉林市83眼監(jiān)測井2001—2010年不同時間尺度(5、10、15和30d)地下水埋深監(jiān)測序列進行了混沌識別,并進行了混沌程度比較和空間分布研究。結果表明:吉林市不同時間尺度地下水埋深序列均表現(xiàn)出混沌特性。同時,均方位移隨時間的漸進增長率K的空間插值結果具有明顯的分區(qū)特征,即吉林市北部和南部為高值區(qū),城區(qū)為相對低值區(qū),并且隨著時間尺度的增大,城區(qū)K值的相對低值區(qū)范圍增大。研究表明,0-1混沌測試方法簡單有效,并且具有反映數(shù)據(jù)序列混沌程度的特性。
2015, 46(1):148-15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2
摘要:對陜西省西安市污灌區(qū)農田土壤、小麥和蔬菜等農作物樣品的Cd、Cr、Cu、Pb、Zn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研究區(qū)土壤Cd、Pb平均值高于西安市和陜西省土壤背景值,Cu、Zn平均值高于陜西省土壤背景值。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土壤Cd和Pb呈顯著正相關關系,Zn與Cr、Cu分別呈顯著和極顯著正相關關系。結合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Cd和Pb主要受人為因素影響,Cr、Cu、Zn主要受成土母質影響。潛在生態(tài)危害指數(shù)法和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法的結果均表明污灌區(qū)農田土壤Cd已達到最強污染級別。污灌區(qū)小麥樣品中Cr、Pb超標率分別到達70.00%和80.00%,茄果類蔬菜Cd、Cr和Pb超標率分別為66.67%、100%和66.67%,花菜類和葉菜類中Cd、Cr和Pb超標率均為100%。建議污灌區(qū)盡量避免種植重金屬轉移系數(shù)高的花菜類和葉菜類蔬菜,并對含Cd污水經過嚴格處理后再用于灌溉。
2015, 46(1):155-15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3
摘要:針對當前微生物肥料中圓褐固氮菌濃度檢測方法耗時長、自動化程度低等缺點,提出了一種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圓褐固氮菌濃度檢測方法。設計了具有自動進樣、混合稀釋以及電化學循環(huán)伏安檢測等功能的微流控芯片,構建了微流控檢測系統(tǒng)實驗平臺,優(yōu)化了系統(tǒng)中的進樣速度、掃描速率等工藝參數(shù),并對檢測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與國標平板計數(shù)法相比,所提出方法不僅能夠滿足微生物肥料檢測的精度要求,而且具備較快的檢測速度及較高的檢測自動化程度。
2015, 46(1):160-16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4
摘要:通過小區(qū)試驗研究了間接地下滴灌條件下密植棗樹根區(qū)不同方向(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同土層鹽分質量比的變化特征,及導水裝置直徑(50、75、90mm)和灌水量(9、13、17L/(棵·次))〖JP2〗對棗樹根區(qū)土壤鹽分運移的影響。結果表明:經過一段時間后,垂直方向10~40cm土層鹽分質量比較低, 0~10cm土層鹽分質量比最高;水平方向10~50cm各土層鹽分質量比隨與出水口水平距離的增加而增大。在單次灌水后導水裝置直徑一定時各土層脫鹽率隨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當灌水量一定時,10~40cm土層脫鹽率隨導水裝置直徑的增加呈減小的趨勢,0~10cm、40~50cm脫鹽率隨導水裝置直徑增大呈低-高-低的趨勢。在7—9月份,當導水裝置直徑為75mm,灌水量為13、17L/(棵〖DK〗·次)時,0~50cm土層土壤平均鹽分質量比均較低而且變化幅度較小。綜合考慮節(jié)水、抑鹽效果,確定導水裝置直徑為75mm,灌水量為13L/(棵·次)為適宜的間接地下滴灌灌溉模式。
2015, 46(1):170-17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5
摘要:對生物質煉制制備汽柴油與航空煤油等烴類燃料的研究內容與最新成果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在生物油改質精制方面,描述了生物油加氫脫氧研究進展,介紹了催化裂化制備烯烴與芳烴產品的基本概念與研究進展。在生物質碳水化合物利用方面,介紹了生物質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經水解單糖催化轉化制備C5/C6烷烴、C8~C15長鏈烷烴的工藝路線與技術原理,列舉了具有代表性的催化劑體系。在木質素利用方面,介紹了木質素催化解聚制備單環(huán)酚類化合物及解聚產物加氫脫氧制備烴類燃料的研究進展,同時指出在催化轉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015, 46(1):180-18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6
摘要:為了研究生物質濕解過程中固體產物的腐殖化和炭化特性,以麥稈為原料,在高溫高壓反應釜中,進行反應溫度為220℃、停留時間30~180min條件下的濕解實驗研究,結合X射線衍射(XRD)和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檢測分析結果對麥稈濕解固體產物的微觀結構和化學組成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麥稈經過濕解處理,固體產物中C元素質量分數(shù)從停留時間30min時的45.86%逐漸增加至180min時的49.06%;在停留時間為60min時,XRD譜圖上在衍射角2θ約為26°附近就已經出現(xiàn)強峰,微晶結構接近于石墨,并隨停留時間的增加,芳香化和炭化程度逐漸提高;固體產物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具有大量的芳香結構和含氧官能團。
2015, 46(1):185-191.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7
摘要:對吸收劑濃度、進氣流量及CO2體積分數(shù)、進液溫度等反應條件對MEA溶液吸收沼氣中CO2過程的八田數(shù)Ha、增強因子E及總體積傳質系數(shù)KGae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并對吸收過程中反應對傳質性能的影響及擬一級反應的條件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吸收過程中的八田數(shù)Ha、增強因子E及總體積傳質系數(shù)KGae隨吸收劑濃度增加而增大;隨進氣中CO2體積分數(shù)增加而減??;當進氣流量增加時,Ha、E減小,KGae先增大后減?。籋a、E及KGae隨吸收溫度增加而增大,當吸收溫度高于574℃時,KGae逐漸減小。在此條件下,僅當吸收劑濃度高于2.5mol/L或者進氣流量低于5.73kmol/(m2·h)時,MEA與CO2的反應可用擬一級反應描述。研究結果可為沼氣提純工藝的優(yōu)化及技術開發(fā)提供參考。
2015, 46(1):192-19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8
摘要:為探討外源微生物對苦參枝屑基質化發(fā)酵堆體腐熟效果的影響,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以干燥雞糞為氮源,進行接種外源微生物對苦參枝屑基質化發(fā)酵過程中發(fā)酵性能參數(shù)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接種粗纖維降解菌和纖維素類酶制劑堆體升溫速度顯著快于對照,高溫持續(xù)時間較長(高于50℃,均達到5d),苦參堆體腐熟時間縮短;至堆體結束后接種粗纖維降解菌和纖維素類酶制劑堆體TOC分別下降了8.52%和8.01%,碳氮比分別降低5.35%和5.00%,纖維素質量分數(shù)分別下降了3.31%和3.29%,半纖維素降解率分別下降了2.89%和2.93%,木質素分別下降了2.01%和1.98,總氮分別增加了18.2%和16.1%,總磷分別增加了19.0%和18.5%,總鉀分別增加了48.1%和49.1%,加速了苦參基質有機質的分解和纖維素降解,提高了堆肥腐熟進程中的總氮、總磷和總鉀含量,保證了腐熟后的肥力;接種粗纖維降解菌和纖維素類酶制劑堆體容重分別增加了6.10%和9.20%,總孔隙度分別增加了9.28%和9.90%,持水孔隙度分別增加了4.83%和6.09%,腐熟后的各項理化指標均符合理想基質的要求;小白菜和黃瓜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均達到85%以上,有效消除了苦參腐解產物的毒害作用。接種粗纖維降解菌和纖維素類酶制劑堆體的發(fā)酵性能參數(shù)間無顯著差異,綜合基質發(fā)酵溫度、腐熟周期及基質保護作物根系生長及固定植株的功能對基質各項理化性質的要求,接種粗纖維降解菌和纖維素類酶制劑對苦參基質堆體基質化促進效果較優(yōu)。
2015, 46(1):200-206.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29
摘要:以生物氫烷工程秸稈沼渣為原料,研究了制備有機-無機顆粒肥物料的造粒工藝特性。為了改善生物氫烷工程秸稈的沼渣理化特性和降低造粒成本,采用膨潤土和聚丙烯酰胺(PAM)這兩種粘結劑,按照有機質和營養(yǎng)成分含量設計制定4組18個配方進行造粒試驗,通過試樣粒徑、抗壓強度、有機質與總養(yǎng)分含量、崩解率、吸水率、保水率和膨脹率的比較,優(yōu)化成球工藝和配方。結果表明,生物氫烷工程沼渣顆粒肥的粒徑和抗壓強度分布范圍分別為(3.16±0.15)~(4.39±0.36)mm,(6.82±0. 59)~(42.95±4.78)N。采用膨潤土-PAM復合粘結劑的T3組,有機質質量分數(shù)可達28.86%以上,總養(yǎng)分質量分數(shù)可達15.40%以上,滿足國家有機-無機復混肥的Ⅰ型要求,其中保水性能最好的是T32,吸水率達到128%,保水率為50%,膨脹率為10.02%。
2015, 46(1):207-21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0
摘要:針對目前市場上注水肉現(xiàn)象加重問題,有必要研究注水肉的檢測技術。首先對注水肉的傳統(tǒng)檢測方法進行簡要論述,分析總結了傳統(tǒng)方法的弊端;然后對現(xiàn)階段肉品含水率的4種主要無損檢測方法:生物電阻抗法、核磁共振方法、超聲波法和近紅外光譜法的研究現(xiàn)狀及特點進行了總結分析,著重敘述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肉品含水率及品質檢測中的研究情況及技術特點,提出了未來技術發(fā)展方向。
2015, 46(1):216-223.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1
摘要:以落粒率、腐爛率和失重率作為鮮食葡萄損耗的評價指標,系統(tǒng)分析了鮮食葡萄保鮮技術效果的形成過程,應用多元回歸方法綜合評估了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6種保鮮技術以及冰溫環(huán)境對鮮食葡萄的保鮮效果。結果表明:氣調、保鮮膜、SO2氣態(tài)處理、CT2保鮮劑、簡化包保鮮劑、1-MCP氣態(tài)處理以及冰溫均能有效抑制果實損耗,其中氣調、冰溫環(huán)境和2種保鮮劑對鮮食葡萄的3個損耗指標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氣調、保鮮劑和保鮮膜對果實腐爛率和失重率的影響隨時間增加而逐漸增強,其中保鮮膜的作用效果十分微弱;保鮮劑對果實質量損耗的濃度效應十分明顯,濃度過大會損傷果實組織、增加損耗,而與SO2氣態(tài)處理的聯(lián)合使用會增強對果實損耗的降低作用;1-MCP主要在果實腐爛率的控制方面有較好效果。
2015, 46(1):224-230.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2
摘要:針對冷藏車廂設計中的多目標問題,考慮到車廂體傳熱、車廂密封性、貨物呼吸熱、以及車廂主要設計變量的實際約束條件,以車廂體傳熱系數(shù)最小與車廂內空間體積最大為目標函數(shù),建立了冷藏車廂優(yōu)化設計模型,利用Matlab軟件對冷藏車廂進行參數(shù)優(yōu)化,分析了不同參數(shù)條件下車廂體傳熱系數(shù)與最佳車廂體隔熱材料厚度。結果表明:該優(yōu)化方法可適用于冷藏車隔熱廂體的優(yōu)化設計,不同條件下對應的車廂體隔熱材料最佳厚度與傳熱系數(shù)各不相同,當車速為零、車廂體隔熱材料導熱系數(shù)分別為0.007、0.023、0.030、0.042、0.045W/(m〖DK〗·K),同時滿足最佳車廂體傳熱系數(shù)與車廂內體積最大條件,對應的車廂體隔熱材料最佳厚度分別為0.07、0.14、0.16、0.19、0.20m;傳熱系數(shù)分別為0.0985、0.1603、0.1823、0.2139、0.2176W/(m2·K),車速越高,車廂體最佳隔熱材料厚度越小、傳熱系數(shù)越大,車廂體隔熱材料最佳厚度與車廂體傳熱系數(shù)呈正相關性。
虞連玉 , 蔡煥杰 , 姚付啟 , 鄭 珍 , 王 健 , 李志軍
2015, 46(1):231-239.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3
摘要:利用冬小麥2個生長季高光譜反射率和覆蓋度實測資料,基于回歸分析方法建立4種植被指數(shù)反演植被覆蓋度模型,并對預測模型年際間的穩(wěn)定性進行了驗證。采用噪聲等效覆蓋度誤差對各植被指數(shù)反演植被覆蓋度模型進行了敏感性分析,結合對模型的殘差分析得到了不同種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條件下各植被指數(shù)的適用性。結果表明: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NDVI和改進的土壤調節(jié)指數(shù)TSAVI與冬小麥覆蓋度采用拋物線擬合結果較好;修正的土壤調節(jié)植被指數(shù)MSAVI和增強型植被指數(shù)EVI與覆蓋度符合線性關系。驗證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略低于建模方程,反演模型在年際間表現(xiàn)出較好的穩(wěn)定性,能夠滿足覆蓋度預測需要。NDVI和TSAVI較MSAVI和EVI可更好地解釋本地區(qū)冬小麥植被覆蓋度的變化規(guī)律。在低到中覆蓋度(0~60%)條件下,如果當?shù)赝寥佬畔⒖色@得,利用植被指數(shù)TSAVI估算植被覆蓋度變化規(guī)律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敏感性和較高的估算精度。如果缺失土壤線資料,NDVI能保證覆蓋度的估算精度。在高覆蓋度(60%~100%)條件下,可選用敏感性和精度均良好的植被指數(shù)MSAVI進行估算。在水分供應充分的條件下,4種植被指數(shù)對作物種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均不敏感,可采用統(tǒng)一模型進行不同種植密度和不同施氮量處理的冬小麥覆蓋度估算研究,為利用植被指數(shù)快捷、準確地估算本地區(qū)區(qū)域植被覆蓋度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黃健熙 , 李昕璐 , 劉帝佑 , 馬鴻元 , 田麗燕 , 蘇 偉
2015, 46(1):240-24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4
摘要:選擇PyWOFOST模型為動態(tài)模型,以葉面積指數(shù)(LAI)為狀態(tài)變量,遙感LAI為觀測值,采用集合卡爾曼濾波(EnKF)同化算法,研發(fā)了一種遙感LAI與作物模型同化的區(qū)域冬小麥產量估測系統(tǒng)。為消除云的污染,采用Savitzky-Golay (S-G)濾波算法重構時間序列MODIS LAI;通過構建地面觀測LAI與3個關鍵物候期Landsat TM植被指數(shù)回歸統(tǒng)計模型,獲得區(qū)域TM LAI;通過融合3個關鍵物候期的TM LAI與時間序列S-G MODIS LAI,生成尺度轉換LAI。對比分析3種不同時空分辨率的遙感LAI的同化精度,研究結果表明,同化尺度轉換LAI獲得了最高的同化精度,與官方縣域統(tǒng)計產量相比, 在潛在模式下,決定系數(shù)由同化前的0.24提高到0.47,均方根誤差由602kg/hm2下降到478kg/hm2。結果表明,遙感觀測與作物模型的尺度調整對提高冬小麥同化模型精度具有重要作用,遙感LAI與作物模型的EnKF同化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區(qū)域作物產量估測方法。
吳立峰 , 張富倉 , 王海東 , 周罕覓 , 周建偉 , 梁 飛
2015, 46(1):249-25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5
摘要:建立了充分灌溉和虧缺灌溉條件下新疆棉花葉面積指數(shù)的動態(tài)模擬模型。模型以基于beta函數(shù)的每日熱效應為時間尺度,在考慮土壤水分脅迫效應的基礎上,使用Logistic函數(shù)的一階導數(shù)描述葉面積指數(shù)的變化速率,葉片衰老過程同樣采用Logistic函數(shù)的一階導數(shù),并假設從初花期開始發(fā)生。該模型還考慮了土壤水分脅迫和溫度對葉片衰老的加速效應。最后使用石河子棉花灌溉試驗觀測結果對模型進行了參數(shù)率定、驗證和敏感度分析。驗證結果顯示:充分灌水條件下葉面積指數(shù)的均方根誤差(RMSE)為0.22m2/m2,殘差聚集系數(shù)(CRM)為-0.01;20%和40%虧缺灌溉條件下葉面積指數(shù)的RMSE和CRM分別為0.37m2/m2、-0.05和0.23m2/m2、0。此外,葉面積指數(shù)的模擬值與實測值間R2為0.96。說明該模型準確地模擬了新疆棉花葉片全生育期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敏感度分析結果表明,在充分灌水條件下,葉片潛在衰減面積、葉片日最大增加面積和衰減面積、初花期開始時間是影響模型的主要參數(shù)。
王麗愛 , 馬 昌 , 周旭東 , 訾 妍 , 朱新開 , 郭文善
2015, 46(1):259-26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6
摘要:使用機器學習中的隨機森林(RF)回歸算法構建小麥葉片SPAD值遙感反演模型。以2010—2013年江蘇地區(qū)試驗點稻茬小麥3個生育期(拔節(jié)、孕穗、開花)的葉片為材料,結合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環(huán)境減災衛(wèi)星HJ-1對研究區(qū)域進行同步監(jiān)測,分析了各生育期葉片SPAD值與8種植被指數(shù)間的相關性;以0.01水平下顯著相關的植被指數(shù)作為輸入?yún)?shù),使用RF回歸算法構建了每個生育期的小麥SPAD反演算法模型,即RF-SPAD模型,以支持向量回歸(SVR)和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算法構建的SVR-SPAD模型和BP-SPAD模型作為比較模型,以R2和均方根誤差(RMSE)為指標,分析了每個生育期3個模型的學習能力和回歸預測能力,結果表明:RF-SPAD模型在3個生育期都表現(xiàn)出最強的學習能力,R2和RMSE在拔節(jié)期分別為0.89和1.54,孕穗期分別為0.85和1.49,開花期分別為0.80和1.71;RF-SPAD模型在3個生育期的回歸預測能力都高于BP-SPAD模型,高于或接近于SVR-SPAD模型,R2和RMSE在拔節(jié)期分別為0.55和2.11,孕穗期分別為0.72和2.20,開花期分別為0.60和3.16。
2015, 46(1):266-271.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7
摘要:設計了一套面向移動終端的農業(yè)知識文語轉換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借鑒語義檢索技術中對于關鍵詞的語義處理方式,用語義檢索技術處理文本切分過程中所遇到的歧義字段,可將農業(yè)文本知識轉換為自然流暢的語音,并結合呼叫中心技術、借助移動終端推廣農業(yè)知識。首先對文語轉換中的文本分析流程進行分析,明確歧義字段處理為文語轉換的關鍵點。在明確關鍵點的基礎上,設計出用于進行分詞的詞典,進而基于詞典匹配和統(tǒng)計分析模型對歧義字段進行提取,再基于語義檢索對歧義字段進行處理,從而實現(xiàn)歧義字段的切分,最終采用Cool Edit Pro 2.0軟件實現(xiàn)語音合成和韻律處理功能,開發(fā)出面向移動終端的農業(yè)知識文語轉換系統(tǒng),可有效解決歧義字段的處理問題。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本文算法的查準率為94.03%,較最大匹配法和三元語法的查準率分別提高了5.72個百分點和0.97個百分點;本文算法的查全率為95.32%,較最大匹配法和三元語法的查全率分別提高了0.23個百分點和1.95個百分點;本文算法的F-1測度為0.93,較最大匹配法提高了0.01,與三元語法相同,說明本文算法具有較好的性能。
韓鵬鵬 , 黃進良 , 李仁東 , 王立輝 , 胡硯霞 , 黃 維
2015, 46(1):272-277.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8
摘要:以江漢平原的洪湖市為研究區(qū),利用1990—2009年間的3期Landsat衛(wèi)星TM遙感數(shù)據(jù),基于面向對象的分類方法進行多尺度分割,利用光譜、空間、紋理等特征,并結合專家知識進行坑塘信息提取,對洪湖市坑塘變化狀況進行遙感監(jiān)測和時空演變分析。結果顯示:利用面向對象的自動分類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坑塘信息。洪湖市坑塘面積在1990—2009年間呈現(xiàn)增加趨勢,其中1990—2000年與2000—2009年間坑塘面積分別增加了306.53km2和379.69km2??犹猎黾用娣e隨著與湖泊空間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坑塘的增加主要由耕地、湖泊和河流轉化而來。利用面向對象的坑塘信息自動提取可以為區(qū)域資源環(huán)境調查監(jiān)測提供參考。
2015, 46(1):278-28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39
摘要: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良好的非線性劃分能力,基于資源一號02C高分辨率遙感數(shù)據(jù),結合圖像形狀、紋理特征等信息,對農業(yè)區(qū)土地利用類型進行快速分類提取,結果表明:資源一號02C高分辨率數(shù)據(jù)可以快速有效地實現(xiàn)土地類型劃分,加入特征信息后的圖像分類精度大幅度提高,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分類結果也十分理想,總體分類精度達到82.53%,Kappa系數(shù)達到0.8071,高于傳統(tǒng)圖像分類方法,為利用國產高分辨率衛(wèi)星進行土地類型劃分提供了快速可行的方法。
2015, 46(1):285-291.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0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統(tǒng)(CPS)具有嚴格的實時性和空間約束,根據(jù)其事件驅動性,對CPS時空事件模型進行了描述,并依據(jù)精準農業(yè)的特點對CPS體系結構中的組成部件(物理世界、傳感器、計算(控制)單元、執(zhí)行器、計時器)建立了時空事件模型,并以精準農業(yè)大棚的灑水事件閉環(huán)過程為例對每一部件進行了分析,證明這些事件模型可以用于精準農業(yè)中的基本事件。
2015, 46(1):292-29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1
摘要:以北京市楊樹立木材積實測數(shù)據(jù)作為檢核真值,按誤差傳播定律對電子經緯儀測樹誤差進行分析,并依據(jù)我國電子經緯儀精度劃分的Ⅰ(DJ-1)、Ⅱ(DJ-2)、Ⅲ(DJ-6)和Ⅳ(DJ-15)4個等級,計算該方法測量樹高和材積的誤差和2倍中誤差的極限誤差,分析不同精度電子經緯儀測樹的差異性和適應性。結果表明:由于誤差的傳播和累積,同一精度電子經緯儀測量材積的誤差大于樹高。同一精度電子經緯儀測量不同規(guī)格樣木時,誤差會隨著樹木大小的變化而略有差異。隨著電子經緯儀測角標準偏差的變大,測樹的誤差也會變大。電子經緯儀標準偏差為±0.5″時,測量樹高和材積的中誤差分別為±6.5500×10-2m和±1.474×10-3m3,相對誤差分別為0.44%和0.73%。電子經緯儀標準偏差為±15.0″時,測量樹高和材積的中誤差分別為±8.9275×10-2m和±4.385×10-3m3,相對誤差分別為0.60%和2.14%。說明我國現(xiàn)有的Ⅰ~Ⅳ級電子經緯儀測樹結果均符合相對誤差不超過3%~5%的精度要求,可以滿足不同林業(yè)調查工作的需要。
高 祥 , 馮仲科 , 王智超 , 徐偉恒 , 曹 忠 , 何騰飛
2015, 46(1):299-305.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2
摘要:針對傳統(tǒng)干形指數(shù)研究中上部直徑獲取困難、樹干分段界限難以精準確定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電子經緯儀立木無損精測技術研究干形指數(shù)的方法。選取內蒙古自治區(qū)旺業(yè)甸實驗林場198棵落葉松樣本為研究對象,將每株樣木10等分,計算相對分段干形指數(shù);使用方差分析法可知各相對分段之間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利用聚類分析法可將樹干聚合為2~10段;為了獲取最優(yōu)分段數(shù),利用相對干形指數(shù)分別計算不同分段情況的材積,并用電子經緯儀觀測的材積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樹干高度H分為3段時即可達到理想效果,各段平均相對干形指數(shù)(對應高度)分別為:4.295(H0.0~H0.1)、1.524(H0.1~H0.4)、1.670(H0.4~H1.0)。此參數(shù)的研究可定量描述樹干干形分界線,在材積測量中只需測量對應分段處的3個直徑即可精準測定材積,有效減少外業(yè)工作量。
2015, 46(1):306-31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3
摘要:影響植物莖直徑變化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植物的自然生長外,氣象因子和土壤含水率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以空氣溫度、相對濕度、氣壓和光合有效輻射4個溫室內的主要氣象因子和土壤含水率為觀測對象,對處于生長末期的4株溫室向日葵樣本和2株西紅柿樣本進行監(jiān)測試驗。以其中一株向日葵樣本為對象,對其莖直徑變化的影響因素作主成分分析并建立回歸模型。將試驗樣本上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輸入模型,對向日葵樣本和西紅柿樣本的莖直徑變化量進行預測,并分別與其各自實測值比較。結果顯示,該回歸模型對處于生長末期的溫室向日葵和西紅柿莖直徑動態(tài)變化有較好的預測,預測值與實測值相關分析的決定系數(shù)為0.649~0.782,均方根誤差為0.029~0.143。
2015, 46(1):315-322.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4
摘要:通過自建的氣泡霧化噴嘴射流可視化實驗平臺對射流中氣體溢出過程進行了聲波信號采集和圖像觀測。采用自適應最優(yōu)核(AOK)與希爾伯特-黃變換(HHT)邊際譜兩種時頻分析方法對采集到的聲波時頻信號進行了處理和分析。結果表明:氣泡溢出噴嘴時會導致聲波信號AOK時頻譜幅值的增加;時頻譜幅值隨時間的變化可以反映噴孔處氣體溢出量的實時變動;聲波信號的HHT邊際譜能量主要集中在一定頻率范圍內,且在頻率軸上的分布與氣液兩相壓力、氣液混合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邊際譜能量關于某一中心頻率呈近似對稱分布,且該中心頻率與氣泡壓力相關,而與氣泡大小關系不大;聲波信號的時頻分析結果能很好地捕捉到氣泡霧化噴嘴射流時氣相在溢出過程中的變化。聲波信號時頻分析方法可作為氣泡霧化噴嘴射流研究的一個有效途徑。
2015, 46(1):323-32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5
摘要:以小尺度陶瓷管為燃燒器噴管,與陶瓷管同軸的石英玻璃管構造受限空間,采用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液體乙醇微小射流火焰特性。實驗選擇燃料流量為0~2.1mL/h,采用的陶瓷管包括內徑為1.0mm和0.6mm兩種。結合火焰燃燒過程所涉及的特征參數(shù),包括液滴高溫蒸發(fā)率、無量綱熱損失、熄火直徑等,分析了不同燃料流量、燃燒器噴管內徑等對微火焰穩(wěn)定性、溫度、形態(tài)等的影響。液體乙醇流量從零開始增加,整個變化過程會經歷5個階段,同時微火焰溫度升高。而燃燒器噴管內徑減小時,火焰逐漸變小。研究結果表明在穩(wěn)定燃燒階段,隨著乙醇燃料流量的增加,燃料整體高溫蒸發(fā)量增大,微火焰溫度升高、火焰高度增大;隨著燃燒器噴管內徑減小,無量綱熱損失增大,微火焰溫度降低、火焰高度減小。適當調整燃料流量和燃燒器噴管內徑有利于增強火焰穩(wěn)定性。
2015, 46(1):329-337.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6
摘要:建立了轉子發(fā)動機的計算模型,結合自編程序在CFD軟件上對轉子發(fā)動機的燃燒過程進行了二維動態(tài)數(shù)值模擬,并利用實驗結果進行了驗證。在此基礎上,計算得出缸內直噴LPG轉子發(fā)動機燃燒演變過程,分析了噴嘴在3個不同位置時發(fā)動機的燃燒特性,由此確定了噴嘴安裝的最佳位置,并進一步研究了該情況下噴油時刻和噴油持續(xù)期對轉子發(fā)動機燃燒過程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轉速一定,給定噴射方向、噴射持續(xù)期和噴霧錐角時,發(fā)動機存在一個最佳噴射提前角,能使燃燒室內混合氣分布合理,氣缸壓力峰值高,最大放熱率和最大壓力升高率高,燃燒持續(xù)時間短,發(fā)動機熱效率高。當噴嘴位于長軸頂點時,燃燒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都比其他兩個位置更好,最佳噴射提前角對應的燃燒壓力峰值最高;若在此最佳噴射提前角下,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改變其噴射持續(xù)期,會使最高燃燒壓力和最大放熱率出現(xiàn)一定的降低,但影響不大,其燃燒特性仍然比較理想,氣缸壓力峰值能達到6MPa以上。
2015, 46(1):338-34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7
摘要:為提高天然氣發(fā)動機的燃燒品質,基于6105型渦輪增壓CNG發(fā)動機,通過建模分析法,對發(fā)動機不同燃燒室形狀對缸內氣流運動和燃燒特性的影響進行了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燃燒室形狀對擠流的形成和燃燒過程有著重要影響??s口型燃燒室具有較大的擠流強度和較長的渦流持續(xù)期,火焰?zhèn)鞑ニ俣瓤?,燃燒性能好,但其火花塞附近的熱負荷較大,NOx的含量高。敞口型燃燒室擠流強度較弱,火焰?zhèn)鞑ニ俣容^慢,燃燒性能最差。直口型燃燒室則介于兩者之間,既能保證較快的火焰?zhèn)鞑ニ俣群洼^好的燃燒性能,又降低了其火花塞附近的熱負荷和NOx的排放量,是較適合天然氣發(fā)動機采用的燃燒室。
2015, 46(1):345-351.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8
摘要:設計了一種大流量電液控制閥,采用壓差反饋取代常用的位移反饋,為二級閥閉環(huán)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并降低了成本;采用橢圓油口降低了閥芯長度與質量,有利于提高系統(tǒng)頻響。建立了電液控制閥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了仿真分析,結果表明采用矩形窗口與三角形窗口組合的復合節(jié)流窗口的設計可同時滿足大流量時的快速性與小流量時的穩(wěn)定性要求,電液控制閥最大流量為417L/min,在±50%輸入信號下頻響為73Hz。研制了試驗樣機并成功應用于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tǒng),系統(tǒng)在不同負載下的水錘波響應進一步驗證了所設計大流量電液控制閥應用的廣泛性。
2015, 46(1):352-35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49
摘要:鍛造操作機是自動化鍛造作業(y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裝備之一。以20T載荷全液壓鍛造操作機為對象,針對其重載、定位精度要求高、慣量大的技術特點,對操作機各執(zhí)行機構液壓控制系統(tǒng)進行設計,包括大車行走系統(tǒng)、夾鉗旋轉系統(tǒng)、平行升降系統(tǒng)、水平緩沖系統(tǒng)、夾持系統(tǒng)和側移擺移系統(tǒng)。建立操作機關鍵控制系統(tǒng)(大車行走系統(tǒng)、夾鉗旋轉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聯(lián)合仿真技術仿真研究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并進行試驗驗證。結果表明,操作機各液壓系統(tǒng)回路設計合理,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大車行走系統(tǒng)和夾鉗旋轉系統(tǒng)的實時性強、魯棒性好,實現(xiàn)了操作機平穩(wěn)、準確、快速控制。
2015, 46(1):359-364.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50
摘要:車輛行星齒輪變速器一般采用經驗設計方法得到齒輪參數(shù),使用中部分齒輪會因強度低而導致早期損壞,部分齒輪強度過高而使變速器結構體積增大。由此,提出一種優(yōu)化方法,以變速器各行星排齒輪強度均等和體積最小為綜合優(yōu)化目標,利用行星齒輪裝配條件為約束,求解后得到變速器的齒輪參數(shù),利用ROMAX軟件對優(yōu)化后的齒輪進行仿真分析,得到變速器各行星排最大疲勞應力及疲勞壽命。仿真和試驗結果表明:與經驗設計方法相比,強化了薄弱齒輪的強度,齒輪接觸應力由1118MPa降至932MPa;齒輪的強度更加均衡,齒輪接觸應力差值由368MPa降至193MPa;齒輪疲勞壽命差距縮小,由157702h降至91588h;同時變速箱體積減小8.38%,分析結果與優(yōu)化目標相符。
2015, 46(1):365-372.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51
摘要:為了提高多目標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標問題的性能,改善算法的收斂性,提出一種多鄰域鏈式結構的多目標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首先,以一種環(huán)形鏈式拓撲結構,將種群劃分為多個鄰域,每個鄰域之間相互交叉重疊,并針對不同位置的粒子,進行不同的速度和位置更新策略。其次,對所有粒子采用速度鉗制策略,并引入差分進化策略對粒子進行擾動,從而進一步提高算法的多樣性。通過14個無約束和3個有約束函數(shù)仿真實驗,表明該算法相對于NSGA II、SPEA2、MOEA/D DE、SMPSO和OMOPSO算法,獲得Pareto解集分布更加均勻,算法的收斂性和多樣性也更好。為了進一步驗證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將其應用于72桿桁架結構尺寸設計,并與其他優(yōu)化方法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該算法獲得的Pareto前端更均勻,收斂性更好。
2015, 46(1):373-378.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1.052
摘要:針對三維對象檢索過程中在對象旋轉、灰度改變等復雜情況下檢索精度不高的問題,提出一種三維對象檢索方法。將Harris算子擴展運用到三維對象,自適應地確定頂點的鄰域大小,然后根據(jù)Harris函數(shù)響應值選取興趣點。利用興趣點構建三維對象具有全局形狀特征的距離直方圖,將距離直方圖作為三維形狀的描述符進行檢索。實驗結果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檢索的查全率和查準率。
您是本站第 訪問者
通信地址:北京德勝門外北沙灘1號6信箱
郵編:100083 傳真:64867367
電話:64882610 E-mail:njxb@caams.org.cn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農業(yè)機械學報 ® 2024 版權所有